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主题公园创新前沿》——2020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理论与实践文集已与读者见面。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在为《主题公园创新前沿》作序中说:“我在2019年《主题公园创新前沿》的序言中提到,2019年前后数年,是一个全球经济发展遇冷的不平常的时期,但是旅游经济往往在传统产业走向周期性衰退的过程中扮演着拯救危局的重任。2020年果然应验。主题公园已经成为中国文化旅游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疫情恢复的晴雨表。”
《主题公园创新前沿》第二集继续书写中国主题公园领域的创新故事。因应中国主题公园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总结疫情以来的恢复经验,致力于深度挖掘主题公园体验、创新营销模式、探索主题公园的创新发展,努力实现学界、企业界和政府界的理论和实践对话。该书所收录的十多篇文章的作者,都是中国主题公园产业一线科研、开发和管理的实践者。第二集的研究成果体现了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秉承学术与产业密切交融、理论与实操相互推进的研究模式,在中国主题公园创新研究领域取得的几个方面的突破。首先,研究院继续致力于中国主题公园领域数据的挖掘和耕耘,为打造学术探索的数据基础添砖加瓦,为创新前沿的研究提供最新的素材。其次,研究院的专家学者着力把握中国主题公园领域出现的重大创新趋势,这些新趋势正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主题公园的生态、竞争力和软实力。第三,文集的作者们以其敏锐的触觉,捕捉、叙说、评估了中国主题公园创新前沿的沉浮枯荣、成败得失、经验教训,为中国主题公园理论和实践的兴盛繁荣贡献智慧的结晶。
2020年的《主题公园创新前沿》积极窥探、把握、揭示中国主题公园产业发展正在出现的积极态势。经过30年的风雨洗礼、大浪淘沙,中国主题公园地平线上喜见幼苗长成大树,孤木连片成林,远处根深叶茂花繁的满园春色呼之欲出。国产主题品牌群突起,国内旅游目的地聚集,本土制造产业链萌生,显示具有中国特色的主题公园已在崛起的路上。在世界主题公园品牌生态圈中,洋品牌本已根深叶茂,而随着美国的迪士尼乐园在上海开业,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在北京如火如荼的建设,世界知名主题公园品牌大举高调进军中国市场,形成了对中国本土品牌的包围圈。
2020年的《主题公园创新前沿》着力揭示本土主题公园突破洋品牌的重重遮蔽、脱颖而出的历史性突破。虽然并不拒绝继续借鉴吸收洋品牌的优秀之处,但本土的品牌群已经形成。它们不再是洋品牌的机械模仿者,而是顺应中国各地的条件和环境,形成更适应本土、更贴合实际、经济上可行、生命力旺盛、竞争力持久的主题公园方略。这其中像华侨城、方特、长隆这些品牌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品牌识别度高的主题公园已连续几年进入全球前十的行列,并逐渐向品牌化、国际化靠拢。另外,与国内品牌群的崛起相伴的是国内主题公园旅游目的地的产业聚集。上海迪士尼乐园、常州恐龙园、宁波方特东方神画、上海欢乐谷和芜湖方特的四个主题公园已经形成规模集聚,成为长三角地区主题公园目的地。香港迪士尼度假区、珠海长隆旅游度假区和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则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主题公园目的地。2020年的研究借鉴奥兰多主题公园目的地的模式,审视我国两大主题公园目的地的成长的路径、态势和格局,尤其是透过研发创意、规划设计、生产制造、施工建设、运营管理、二次消费、关联消费、主题服务、品牌经营的产业链分析,提出构建主题公园目的地体系、打造主题公园配套产业链的整体构想。
2020年《主题公园创新前沿》还叙述了中国主题公园演艺概念经历从无到有的脱胎换骨,从而走出了一片中国特色演艺新天地的历程,深入、全面讨论了本土旅游演艺的特点、功能、要素、实现手段、市场绩效的演变,并以文学艺术的视角和市场营销的棱镜,深入剖析中国主题公园演艺经典案例的观赏性、通俗性、创新性、艺术性、技术性、思想性,探讨旅游演艺作为主题公园提质增效强劲引擎的实现途径。主题公园演艺的发展,已经成为文旅经济和夜间经济的新热点,是文旅融合在主题公园产业的新探索,也是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产业实践。
2020《主题公园创新前沿》力求捕捉中国主题公园发展演变的新趋势,在新的格局之下探寻新的制高点。力图构建并已经建成一座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助力中国主题公园管理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升。主题公园的创意和发展模式可为文旅融合提供方法论的借鉴。